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张建杰先生浅谈茶艺与茶道

科技 2020-08-10 13:26:30

来源:   责任编辑:禹锋

  传统文化传承人张建杰先生。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易学级风水师、北京风水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里咨询师。两次拜访好友张建杰先生,相谈甚欢,颇具收获,深有感触。先生尤爱饮茶,茶亦有道,行文如水,偶得先生妙笔佳作,甚为钦佩,欣而转载,乐而分享。

  近来,张建杰先生在北京飞天大厦和山东清新茶庄,因茶结缘遇几位好友(可称之茶客),用括号是解释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茶客,有人甚至从未真正品过一道茶,其中也有学艺几年的茶艺师,但也只有浅显的茶艺而已。与他们一段时间内经常品茶、论茶、聊天至深夜之后,如一页白纸作画,似神来之笔、引人入胜,竟喝出了茶道的真髓!而非拘泥于所谓一个简单的“艺”字!

  闲暇无事,张建杰先生粗浅谈谈茶艺与茶道的个人见解,如有不同,一笑而过!一、喜欢喝茶的人一般是有故事的人经历越多,经过大风大浪的人,更懂得品尝闲暇片刻的安静。故事越多,越能品味出沉淀在后面的人生,品味出幽静,品味出智慧,品味出心境。诗出有云:西出函关做真人,无为无私亦无心;人间一味何所似,绿竹烹茶信南春。你看这诗人,什么都可以放下,唯独着杯中茶。二、喜欢喝茶的人与吃饭睡觉呼吸空气一样自然,一日无茶,六神无主。三、喜欢喝茶的人一般不卖茶叶才能保持喝茶的天然味道,才能专注地喝茶中真味。四、喜欢喝茶确实是一件富裕的事情,虽然喝茶人不一定是富贵之人喝茶聊的是境界,思的是人生;喝酒讲的是大话,吹的是牛皮;格局越聊越开阔,牛皮越吹越落魄。五、喜欢喝茶的人一般是年龄大的人为什么呢?也许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成熟,也许是一种身体生理的变化。只是忽然不再喜欢碳酸饮料了,茶如碧云净水,淡雅悠远,不是碳酸饮料的潮味可以比拟。六、有情怀和信仰的人这些精神,是一般人无法轻易体会认可的可不用说和合茶道了,只有情怀和信仰,才能将一个灵魂铸造提拔到这样的高度。七、喜欢喝茶的人一般是有文化、有品味的人茶事至细,每一环节都挑剔到极致,讲究到极致。一菜山竹笋,一汤虫草参;一饭珍珠米,一茶信南春。你看吃个饭都这样有情调。喝茶,不要规矩,要真性情有人问我:茶或咖啡,选一样,你选茶还是咖啡?我回答:当然是茶。我对饮食,非常忠心,喜欢茶就不肯花精神研究咖啡。翻看杂物,发现家中茶叶:普洱、铁观音、龙井、大红袍、大吉岭、锡兰、富逊、静岗绿茶和茶道粉末,加上自己调配的,应该这一生一世,饮不完吧。

  什么是喝茶的精神?何谓茶道?张建杰先生说:答案很清楚,舒服就是。茶是应该轻轻松松之下请客或自用的。你习惯了怎么泡,就怎么泡;怎么喝,就怎么喝。纯朴自然,一个“真”字就跑出来了。真情流露,就有禅昧。有禅味,道即生。喝茶,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就是道。还有个长联说得精辟: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

  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茶来。简单,就是茶道,人生也是如此。

  人要任性,但是也要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既可以大胆去做,又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一定要有自己把日子过好的能力,在最想做事情的时候,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有时候,我们会问人生如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不羡慕别人,不听管束,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 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和喝茶一样,一点也不复杂。人生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活得快乐。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的快乐。种花、养鸟、喝茶、逛书局、去乐器店等等,都是让我们活得一天比一天好的生活。我们要过的生活,应该是让自己快乐的生活。注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小小的快乐,就能让我们享受不尽。喝茶也是如此。喝茶,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欢。喝茶,一为了解渴,二为了健康,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喜欢,想喝就喝,不想喝就换别的饮料。口渴了牛饮,一杯下肚,分外舒服,心情好了,炉火慢煮,追求惬意。每一种都是生活方式,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不同的场景,自己开心就好。牛饮的人没必要指责:明明就是一个空杯子,偏要左转三圈夸它好,右转三圈还夸他好。研究茶道的人也不用说:牛饮低端,不懂

  茶。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年龄不同,阅历不同,不必强求。

  人到不惑之年,经历人生的磨练与苦痛,跌倒之后再爬起来,不用人教,也能放下繁华。这其实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一种遵循人性的自然发展。茶艺的艺之美,主要包括茶艺程序编排的内涵美和茶艺表演的动作美、神韵美、服装道具美等两个方面。茶艺表演的动作美和神韵美强调茶艺首先是一门夸张的舞台表演艺术,其目的之一也就是使茶艺的爱好者们对茶艺的艺术特点有个基本的认识,这样在表演时才能准确把握个性,掌握尺度,表现出茶艺独特的美学风格。茶的好坏是用口品出来的,是口感喝出来的,而不是演出来的!这就是茶艺美的享受。虽然,茶有其自然属性,具有自然之美,但还远远不够。当与人的审美活动相整合,主客观完美的统一,便会产生生活美。即“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

  张建杰先生说,茶道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所进行的茶事活动,茶道对环境的选择、营造尤其讲究,旨在通过环境来陶冶、净化人的心灵。茶道环境有三类,一是自然环境,如松间竹下,泉边溪侧,林中石上。二是人造环境,如僧寮道院、亭台楼阁、画舫水榭、书房客厅。三是特设环境,即专门用来从事茶道活动的茶室。茶室包括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茶室的室外环境是指茶室的庭院,茶室的庭院往往栽有青松翠竹等常绿植物及花木。室内环境则往往有挂画、插花、盆景、古玩、文房清供等。尤其是挂画、插花,必不可少。总之,茶道的环境要清雅幽静,使人进入到此环境中,忘却俗世,洗尽尘心,熏陶德化。茶艺即饮茶艺术,茶艺有备器、择水、取火、侯汤、习茶五大环节,首先以习茶方式划分,古今茶艺可划分为煎茶茶艺、点茶茶艺、泡茶茶艺;其次以主茶具来划分,则可将泡茶茶艺分为壶泡茶艺、工夫茶艺、盖碗泡茶艺、玻璃杯泡茶艺、工夫法茶艺。再次则以所用茶叶来划分。工夫茶艺依发源地又可划分为武夷工夫茶艺、武夷变式工夫茶艺、台湾工夫茶艺、台湾变式工夫茶艺。

  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作为一门艺术,也可以进行舞台表演。因此说,表演茶艺或茶艺表演是可以的,但说茶道表演或表演茶道则是不妥的。因为,茶道是供人修行的,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可表演的是茶艺而不是茶道。修行是茶道的根本,是茶道的宗旨,茶人通过茶事活动怡情悦性、陶冶情操、修心悟道。中华茶道的修行为“性命双修”,修性即修心,修命即修身,性命双修亦即身心双修。修命、修身,也谓养生,在于祛病健体、延年益寿;修性、修心在于志道立德、怡情悦性、明心见性。性命双修最终落实于尽性至命。中国茶道的理想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证道是修道的结果,是茶道的理想,是茶人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茶道的宗旨、目的在于修行,环境亦好,礼法亦好,茶艺亦好,都是为着一个目的--修行而设,服务于修行。修行是为了每个参加者自身素质和境界的提高,塑造完美的人格。名人茶趣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渊远流长。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我国人民生活关系密切,从古至今,有许多名人与茶结缘,不仅写有许多对茶吟咏称道的诗章,还留下不少煮茶品茗的趣事轶闻。唐代陆羽,善于煮茶、品茶,耗一生之功著成《茶经》,流传千古,后世尊为“茶圣”。陆羽取水极为讲究,煮茶必佳泉。他将煮水分为三个阶段:一沸、二沸、三沸。认为一沸、三沸之水不可取,二沸之水最佳,即是当锅边缘水像珠玉在泉池中跳动时取用。唐朝诗人卢仝饮茶有个奇特的规定:每次不喝第七碗,否则就会喝醉。他在《饮茶歌》中曾这样描绘:“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明代湖州司马冯可宾一生茶壶不离手。

  张建杰先生喜欢自斟自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品味出其中乐趣。即使是客人来了,他也是每人发一把小壶,任他们自饮。

  在深秋的季节里,沏一壶茶,仰卧在庭院中的摇椅上。天空深邃,云彩很疏淡,柔柔的几缕风吹过,金黄色的树叶簌簌地落了满地,心也随着这些精灵一齐飘洒,直到很高很远的地方……提起茶,眼前仿佛就是:青山白水之间,闲亭雅阁之上,沉沉的古案,横卧的瑶琴,焚香的小炉,袅袅几缕青烟,细腻如玉的瓷杯里,浅浅一盏琥珀色的清汤……这就是茶之于人的想象之美,这种美,游离于现实之外,是一种超然飘逸的绝美!世间万物,但凡能与茶沾上关系的,都是美的!茶之美,己经不知不觉超越了茶本身,神奇地渗入到与之相关的各种事物中。心情好或心情不好时,都可以泡上清茶一杯.看杯中茶叶缓缓伸展,沉沉浮浮,或优雅,或欢快,或沉稳…伴随着耳边一句柔声细语:“请喝茶!”此时,茶未入口,但心已滋润!茶中的美,需要你用眼睛,嘴巴和心灵一起去感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