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宅家不动也会肌肉疼痛 我们究竟痛从何来?

科技 2020-06-22 10:55:00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李琦

  复工复产后,很多人正要抖擞精神加油干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好像不听使唤了。颈肩痛和腰背痛相继找上门来。其实,不管是颈肩痛还是腰背痛,原因可能都与假期居家防疫期间我们的生活状态有关。刷新闻、看视频、听音乐、追剧、发呆……它们的共性在于――静止多于运动。
  从医学角度分析,看似“静止”状态的我们,身体上的肌肉却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这种长期居家后的肉体疼痛表现,很可能就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静止”不动为何会引起疼痛
  人体的每个动作都是在肌肉的收缩或舒张的帮助下完成的。比如,人体最简单的动作――站立,就是在伸肌和屈肌的共同平衡下实现的。竖脊肌是强有力的躯干肌,两侧收缩可使脊柱后伸,并可仰头,对维持人体的直立姿势有重要作用;臀大肌可以维持身体平衡,防止躯体前倾。站立的时候,人体看似处于静止状态,但是肌肉仍处于激活、发力状态。
  肌肉在静止状态持续发力,就会通过上述机制引起疼痛,这就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因此,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如长期从事文案或设计工作、长期从事驾驶工作的人,易出现颈肩痛或腰痛等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了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有助于理解该疾病引发的疼痛有何特点。肌肉及骨骼的结合处是关键点,因为人体的运动是通过肌肉牵拉骨骼实现的。肌肉接触点受到持续的收缩活动刺激,从而导致疼痛感受器局部缺血、缺氧和神经生理学改变,引起疼痛敏感,最终将疼痛感受引向到接触点的深部。因此,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疼痛点多位于骨骼的肌肉附着点附近。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生与很多生活中的因素有关,包括:提拉重物、反复弯腰、扭转身体、重复运动和长时间持续的姿势,如头部倾斜或低头以及心理压力因素等。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以避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出现。
  除疼痛外,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活动受限。原因在于,患者因惧怕疼痛而在进行一些活动时有所受限,比如转头受限、弯腰受限、屈腿受限等。
  肌肉疼痛常常被许多人误解
  由于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认识不够,很多人患病后以为是其他疾病,或者仅仅以为是肌肉疼痛而已。
  我们接触到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中,有这样几种情况:骨科门诊有1/3的患者是因肌肉骨骼疼痛前来就诊的;年轻人群中大多患者因为颈肩痛或腰背痛就诊;很多患者自己误认为患有颈椎病或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资料显示,有85%的人至少出现过1次这样的疼痛。因此,肌肉疼痛常常被大多数患者误解,其实多数情况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根据就诊中遇到的情况,作为颈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颈肩痛,常被误诊为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常有疼痛表现,但多为上肢远端、双手的疼痛或麻木,伴有指尖感觉异常等。而颈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疼痛多位于颈项部两侧的肌肉,多表现为疼痛伴酸胀感。
  作为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表的腰背痛,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疼痛多在下肢,常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背外侧等,腰部症状不明显。而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疼痛多位于腰部脊柱两旁的肌肉。
  了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疼痛特点,有助于将其与其他疾病区别开来。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疼痛有这样的特点:局部疼痛,不会出现远处的放射痛;局部按压时疼痛明显;休息,尤其是改变姿势时,疼痛可能缓解;疼痛有时可以找到明显的触发点。
  原发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发病部位包括:颈部,上、中或下背部,肩部,髋部,盆底,胸壁等。当然,还有一类继发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多与使用其他药物有关,比如免疫抑制剂等,其可能表现为全身多处疼痛。
  缓解疼痛需做缓慢的肌肉牵拉运动
  既然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不容易识别,那是否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诊断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其实,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不依靠影像学检查。但影像学检查(X线、CT、MR、超声等)也有必要,它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其他疾病,如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纤维性肌炎等。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治疗的基础是非药物治疗。建议平时保持常规运动,以持续、缓慢的肌肉牵拉运动为主,以轻缓、有限为原则,逐渐恢复肢体的活动范围。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疼痛加重,建议继续缓慢轻柔拉伸肌肉,避免增加紧张心理。不建议进行力量训练,因为力量训练可能加重肌肉与骨骼附着点的应力,从而加重病情。此外,热敷也有助于炎症的消散和疼痛的缓解。
  必要的时候,筋膜疼痛综合征还需要药物镇痛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为例,给药方式包括外用和口服两种。外用药物不通过消化道给药,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而口服NSAIDs在肌肉骨骼系统疼痛的治疗中也占据核心地位,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NSAIDs主要包括传统的NSAIDs和COX-2抑制剂。NSAIDs对于各类骨骼肌肉疼痛均有效,且镇痛效果要强于对乙酰氨基酚。但传统NSAIDs需要注意胃肠道、心血管风险等。相反,COX-2抑制剂的胃肠道风险明显降低,具有比传统NSAIDs更好的安全性。此外,其他类型镇痛药物还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阿片类药物、曲马多等,具体药物使用问题建议遵医嘱。
  总之,疫情防控期间,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居家隔离期间的久坐或休息。我们需要认识到:“静止”是导致肌肉疲劳的原因,多一分运动,少一分疼痛。
  (作者:邢丹,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
  【延伸阅读】
  坐久了腰痛怎么办
  许多人腰痛时不太重视,第一反应是希望可以自愈。这种做法有一定道理,因为除了一些外伤或者中重度的腰痛之外,偶尔出现的轻度腰痛大多数是肌肉、韧带这些软组织劳损造成的,很容易恢复。然而,腰痛是身体发出的一种警示信号。要避免腰痛反复出现或者日渐加重,你可能需要在某些生活习惯方面做出改变,特别是对于久坐和肥胖人群。
  如果你是长时间在办公桌前工作的人,仅仅是在吃饭或者开会时才离开座位,那么这种习惯也许就是引发腰痛的罪魁祸首。因为久坐会引起腰背部肌肉力量的减弱,对脊柱的稳定和支撑作用降低,使得腰椎间盘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如果坐姿不正确(例如“葛优躺”或弯腰身体前倾),会进一步加重椎间盘的损伤。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增加每天的活动量来强健腰背部肌肉。有三个简单易行的小方法可推荐:
  1.用手机或者智能手表设置久坐提醒,每隔20~30分钟离开座位走1~2分钟,或者做做拉伸运动。
  2.如果有高度合适的桌子,可以尝试时不时地站立办公,并做一些屈膝或者下蹲等锻炼。
  3.打电话时记得不要呆坐座位上,要起来走走。
  除了久坐,肥胖人群也容易出现腰痛,或者是其他肌肉、关节疼痛。原因可能是腹部额外的重量会向前牵拉骨盆,使腰椎承受更大的应力。肥胖和腰痛同时出现,意味着你该将减肥纳入日程了。
  锻炼固然是减肥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要注意不能超量。尤其是在刚开始的阶段,可以尝试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步行或慢跑。腰痛可能会影响锻炼,但是缺乏锻炼很有可能使腰痛进一步加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腰痛长时间得不到缓解,那可能意味着腰椎已经出现结构性的损伤,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