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第一次约探探好友见面,我想AA制有错吗?

科技 2020-04-25 10:52: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李琦

  “约会应该谁买单?”这是一个永不过时的两性话题。在微博话题火热的讨论中,网友们并没有一头倒地偏向男性买单或女性买单,反而给出了更符合时下年轻人婚恋观念的选择:AA制或者AB制。所谓AB制,是指轮流买单,比如这次吃饭男方付钱,下次看电影女方买单,尽量平衡双方的付出。 

  事实上,当下异性交往中的主流选择仍是偏向男性买单,类似三毛在小说中描写的美国男人在告白被拒后要求AA制的做法,大概会被传统好男人们嗤之以鼻。有人认为,这是女性“性别红利”中的一项。 

  不管是在职场、在家庭生活、两性关系中,很多人都会说“性别红利”,言下之意似乎是女生占了便宜。其实,很多所谓女性“性别红利”,或多或少是以女性让渡部分日常交往中的权利和地位来交换的,比如话语权、职业发展机会等等。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茨威格说过:“命运送你的一切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异性交往中男性买单的传统下似藏伏笔――约会“投资”的心理预期是买单花的每一分钱,都会对回报有期待,产出不符合投入预期时,心里便会不平衡。 

  男性买单,是“性别红利”还是糖衣炮弹? 

  从探探的一项约会数据说起 

  今天的年轻女性,似乎已不再那么容易被“男性买单”的小小糖衣所诱惑。 

  社交平台探探近期发布了一组数据,“首次约会是否应该AA制?” 

 

  在参与投票的2万多名探探女性用户中,有53.21%认为首次约会应该AA制;而在参与投票的5万+探探男性用户中,只有39.2%认为应该AA,比女性用户低了10多个百分点。在观察分性别的数据后,发现男性和女性对待这件事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分歧。 

  约会平台上观念分歧: 

  女人想要新关系,男人留恋旧秩序 

  女性作为“性别红利”的“受益者”,更倾向于放弃这项“特权” ,平等分担、互不相欠地开始一段关系。有位探探女用户在评论区贴了一个自己的日常小故事,倒是很有代表性: 

图片来自探探话题评论区 

  反对物化女性,坚持独立自主,不再默认自己是两性关系中的被动一方,成为越来越受年轻女性认可的价值观。 

  很多男性仍然倾向维持男性为主的传统规则,评论区的一些男用户们是这样表态的: 

  ●男生付吧,吃个饭,喝点东西,不至于AA; 

  ●男方大方点是应该的; 

  ●我认为男士请一顿饭没有什么。 

  …… 

  短期来看,被默许不买单的一方是占便宜的。长期来看,买单的一方会忍不住觉得自己是关系“主导者”,甚至生出“供养者”的优越感,这大概也是男性并不愿意放弃这种掌控的原因之一。 

  在对待两性关系上,女性显然比男性更迅速地在拥抱现代关系、新型关系。男性的“现代化”要慢一些,倾向于维持原来的秩序和传统。 

  “好男人”的纠结和“新女性”的困惑 

  无论是支持AA制,还是支持男性买单的老规矩。男性和女性各有各的拧巴和困惑。 

  为了做人们眼中的“传统好男人”,男性逼着自己当强者,咬着牙一味买单,这是男性的拧巴。 

  女性则在困惑中不得不伪装弱势:都说“撒娇的女人最好命”,自己坚持的“独立自强”是否会被认为是“没人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进步,这种纠结和困惑逐渐减少,到了95后、00后这里,男性在逐渐放下买单当霸道总裁的包袱,女性也认识到,各不相欠的关系,才是最轻松自然没负担的。数据显示,00后女性用户中,支持首次约会AA制的比例为54.4%,00后男性用户则有42.4%支持首次约会AA制,支持度显著高于90后、85后。从地域分布上看,宁夏、浙江、湖南、山西、新疆的女性,成为对首次约会AA制支持度最高的TOP5省市,此次调查中,宁夏女性用户支持度高达80%。 

  探探男女用户对约会AA制的态度差异 

  只是当代性别观念冲突的冰山一角 

  探探之类的社交平台,为习惯于熟人社会交往规则的中国男女,展示了认识陌生人的乐趣。约会是一个新奇的相处模式,不是相亲、未必结婚,甚至不一定是恋爱。 

  探探的一位男性用户小凯表示,在探探上他最大的收获不是恋情,而是观念的冲击和成长。 

  “我在探探上和一个女孩交流比较多,她给我了很大的冲击。我们分享成长经历,也交流工作、行业、兴趣,还有对理想关系、伴侣的思考。这位女孩让我意识到什么叫尊重女性。”小凯说。 

  虽然最后没有和对方成为恋人,但小凯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他的观念更成熟了,而且还意外发现,在变得对性别平等的议题更敏感、对女性的困境更有同理心后,他也更受身边女性朋友的欢迎了。 

  “在社交软件上,无论是否能够找到伴侣,我都觉得这种和异性的深入交流,对我来说是个好事。我和这位女孩就一直是AA制,我一开始觉得不好意思,但是后来真的挺开心能有机会这样没负担地交往。” 

  新生事物注定要在庞杂的声音和新旧观念的碰撞中成长。就像一个小小的“AA制”,在不断的支持与否定中,也将被人们慢慢接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