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春节领衔“中华文化瑰宝”走向全球,老字号扛大旗

科技 2025-01-15 14:23:39

来源:   责任编辑:丰尚 30

  在即将到来的乙巳年春节,「年」味已经在商街率先开始浓郁起来,站在老字号扎堆的北京大栅栏商业街,门外总有那排着长队的,就是张一元茶叶总店。这家店连续13年销售破亿,2023年首破3亿,2024年更是单店年销售突破3.5亿元。

  张一元的火爆,堪称茶叶零售业的奇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座老茶庄持续火爆呢?

  大单品战略突破瓶颈,为品牌重赋新生

  1992北京张一元茶叶公司成立,用独特的手艺打造张一元茉莉花茶“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悠长”的特色。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张一元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开设分店,通过连锁加盟扩大规模,营业额在10年间增长了10倍。

  2000年前后,张一元曾尝试多元化,但当时,国内茉莉花茶行业面临着老龄化、地域化、散装化、低端化四大发展瓶颈,导致企业发展空间受限。

  2012年,张一元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指引,通过全面审视自身优势、资源与短板,确定了“聚焦茉莉花茶与创新单品研发,打造茉莉花茶领军品牌”的战略定位。

  创单品 “张一元龙毫”引质变

  品牌的核心是产品。张一元认识到商品的单品时代已经来临,而茉莉花茶乃至国内茶叶市场上都缺少叫得响的大单品。张一元敏锐的抓住机遇,决定推出一款能够引领消费潮流的高品质茉莉花茶单品。

  经过精心的市场调研和产品策划,于2016年中秋节上市了高品质茉莉花茶—“张一元龙毫”。采用清明前的绿茶,经过8次窨花,让1斤茶叶能吸收6斤茉莉鲜花的香气,打造茉莉花茶的“珍品”。

  “张一元龙毫”以红罐包装为特色,成为张一元的经典产品,自2016年8月上市起第一年卖出25万罐,2019年销量增至52万罐,年销售额过亿元,成为张一元首个“亿元单品”,2024年销售额突破3.5亿元。

  深化供给侧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供给侧做减法。张一元放弃外生多元化发展,推出茉莉毛尖、茉莉金龙袍、茉莉金茗眉、茉莉莲花香雪等成体系的茉莉花茶精品。先后斩获7项行业金奖,在公司茶叶总销量中的比重大幅提升,达到85%以上。

  在生产端做加法。2016年,张一元在广西横州万亩中华茉莉园旁投资建设的大型茉莉花茶标准化产业园顺利落成。销售额实现20%的增长,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三茶统筹,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

  除了品牌定位,张一元的高质量发展还得益于以茶产业为发展主体、以茶文化和茶科技为两翼驱动企业进步。

  ·茶产业布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30多年来,张一元先后在福建、浙江、四川、湖南、安徽等名茶产区,建设31个绿色生态茶叶基地。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引入先进种植技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广西张一元茉莉花茶标准化产业园一期占地100余亩,建有10座标准化生产车间,二期60余亩业已奠基。全部建成投产后,将覆盖传统茉莉花茶、新茶饮基底茶、纯茶饮料原料茶等全品类生产研发。

  ·老店新韵传承百年茶文化

  张一元在传承与弘扬茶文化上不断绽放新光彩。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设在张一元博元舫茶楼的国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培育出了数位市级、区级非遗传承人,推动非遗技艺传承不断发展。

  ·茶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升级

  走进数字化时代,张一元通过技术攻关、引进设备、开发数字化信息化系统,实现了产业链改造升级。2024年,张一元4条全自动数控生产线投产运营,每2秒可封装一罐“张一元龙毫”产品,日产量可达1.4万罐。

  31个生产基地、400多家实体连锁店布局、全天候服务全国的电商网络,张一元正成长为助力中国茉莉花茶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

  守正创新,赋能未来

  张一元的成功,不仅是“老字号”的成功,更对整个茉莉花茶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一元找准时代机遇,讲好“老字号“故事,做好大单品布局,带动了茉莉花茶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了行业标准化、规范化进程,为中国茶叶走向世界舞台注入了强大动力。

  数据来源: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