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李琦
10月20日,以“转型与创新:共享新机遇,共促新发展”为主题的2023亚太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开幕。国内外嘉宾围绕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碳定价与碳市场、技术创新、数字化赋能等主题,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解决方案。
网宿科技副总裁、绿色云图总经理胡世轩出席会议表示,在数据中心能耗增长以及国家对PUE值(电源使用效率)要求严格的形势下,数据中心亟需新技术的加持和迭代。液冷技术凭借高效制冷、安全静音、灵活部署等优势,天生适用于高功耗、高密度的数据中心,将迎来快速发展。
网宿科技副总裁、绿色云图总经理胡世轩发表演讲
数据中心亟需“液冷”加持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边缘计算、AI 训练、超算等高算力需求飙升,高密度数据中心成为调和算力供需的解决方案。然而,随着数据中心密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能耗与发热问题日益严重,行业面临严峻降耗挑战。
胡世轩在会上指出:“冷却系统的用电量占数据中心总能耗的30%~40%,降低冷却系统的能耗是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的突破口。”
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总机架数增长30%,但能耗却增长100%,届时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将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5%。与此同时,国家政策对数据中心的PUE值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多数地区要求PUE做到1.3、1.2甚至1.15以下。在此形势下,数据中心节能减排迫在眉睫,液冷技术将成关键路径。
具体来看,液冷技术使用液体取代空气作为冷媒,为发热部件进行换热,散热效率比风冷高1000-3000倍,可实现IT设备的高效制冷,同时还具备低噪声、低 TCO、安全可靠等优势,可有效助力数据中心绿色发展。
胡世轩以一组数字直观展示了液冷的效力所在:“以3000个6kw机柜为例,在同等算力情况下,液冷系统相较于冷冻水系统,每年可节约用电5676.48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15440.03吨。”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液冷技术的企业之一,网宿科技依托成熟领先的液冷技术和长期的市场实践,在数据中心节能减排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据介绍,网宿科技旗下绿色云图提供基于浸没式液冷、冷板式液冷等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已在云计算、融媒体、超算、视频渲染等领域大规模商用,并以PUE低至1.1以下的节能效果,成功帮助行业客户节能提效。
“不仅如此,我们将液冷技术应用于网宿科技嘉定云计算数据产业园,落地了上海第一座全浸没液冷数据中心,打造了未来数据中心的范本。该产业园将为长三角地区自动驾驶、金融、先进制造等高端产业提供高效、绿色、可靠的算力服务。”胡世轩补充道。
网宿科技引领推动液冷产业成熟
值得注意是,近年来,在政策助力、需求驱动以及行业技术成熟的推动下,数据中心部署液冷技术的速度不断加快。
根据赛迪顾问预测,2025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20%以上。今年6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联合发布《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表示,未来新建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将全面推进液冷技术,2025年50%以上IDC将采用液冷技术,液冷渗透有望再提速。
对此,胡世轩认为:“尽管前景辽阔,但液冷的产业化仍然‘任重道远’,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力,进一步提升液冷技术的成熟度、完善液冷相关标准以及构建产业生态等。”
据悉,网宿科技作为液冷领域的先行者,在专注于研发创新的同时,也从标准制定、生态合作等方面探索推动液冷产业化进程。
一方面,网宿科技在液冷技术的研发上持续投入,提升液冷技术的性能和效率,实现了系统和IT设备的解耦。目前,网宿科技在液冷技术领域申请了近百项知识产权,拥有自主的液冷设计、制造和运维能力,形成了稳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液冷产品连续多年入选工信部相关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
另一方面,网宿科技打通了上下游,共同推动液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宿科技成立了“液冷实验室”,联合上游厂商进行系列测试,确保液冷产品的安全性和兼容性,此外与IT设备厂家联合测试,验证液冷对IT设备的适配性以及可靠性等。
此外,网宿科技积极开放自身的液冷技术探索与实践经验,参与撰写行业标准、牵头制定白皮书等,为企业落地液冷技术提供指导,助推数据中心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国家在低碳方面的动作加快,数据中心的绿色改革势不可当。相信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液冷产业将快速走向成熟。”胡世轩表示。
近日,成者再次推出新款扫描仪--Aura Plus旗舰版。
北极光科技网于2018年正式上线。秉承“专注、沟通、领先”的媒体理念。
可是,就在小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发现以前保存的资料零七八碎,散乱不堪;如何把他们放到同一网盘里规规矩矩地归纳备份起来,就成为了新年选择的重中之重。
今天,搜狗公司正式发布S1、E1两款AI录音笔新品,还与故宫宫廷文化合作推出了S1和C1 Pro两款产品的故宫宫廷联名款。
和奔驰、奥迪等豪华品牌相比,宝马近些年来在电动车上的速度要慢了不少。
标致作为法系车的代表车企,虽然较早的进入中国市场,但在国内的品牌运营方面同大众、丰田等头部车企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如今销量也是每况愈下,在国内车市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