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人类社会如何更有韧性地面对疫后“常态”

科技 2020-08-05 11:04:00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李琦

  英国《柳叶刀》期刊近日刊发的社论指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给人类社会两个有益的教训:首先,提醒我们关键从业者真正地维持了社会的运行;其次,为了解决社会系统的脆弱性,我们需要韧性,还需关注健康、社会和地球的可持续性。 

  社论文章称,在疫情之前,全球7.34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6.9亿人忍受饥饿,7950万人被迫流离失所。现在,对于数十亿人来说,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常态生活停滞了,人们可能无法回到往日的状态,但或许,也不应该再“回望往昔”。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人类的灾难,但却让卫生界有机会反思并重新定义“常态”这一概念。 

  此次大流行带给人类社会两个有益的教训。一是,它提醒我们谁是真正维持社会运行的人――关键从业者,这些人包括医护人员、商场及社会工作者、公共交通工具司机、银行出纳人员、教师、警务、农民和清洁工。社会往往把这些人的工作视为理所当然,但没有他们,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第二,社会系统其实有其脆弱性,迄今为止,一些最佳的卫生系统通过极端紧急措施和英勇的个人努力,避免了全面崩溃,但呼吸机、个人防护设备、氧气短缺和卫生工作人员的压力等问题已然出现。而在面临食物囤积和及时供应链中断的情况下,食品供应系统也可能表现的脆弱。这种脆弱性,并不是饱受战争侵扰的国家才有,它就在所有人身边。 

  社论指出,如果要从此次疫情中汲取教训,那必须将公平、韧性和可持续性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点。 

  此次大流行加剧了社会不平等,至少有7000万人将因此次大流行而陷入贫困。即将离任的联合国极端贫困与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约翰・阿尔斯顿表示,人们需要重新审视经济增长与消除贫困之间的关系。与每年经济增长1%相比,各国每年若能将衡量居民收入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降低1%,可能对减轻全球贫困产生更大的影响。不能只看经济增长,财富的再分配同样至关重要。 

  为了应对社会系统的脆弱性,人们还需要一种韧性――即应对压力、冲击和变化的能力。一个有韧性的卫生系统,可以对突发卫生事件作出有效反应,灵活且具备适应能力;一个有韧性的卫生系统,也不会在新冠病毒暴发时仍按照流感大流行的应急预案来处理。 

  经济系统同样也需要韧性。疾病大流行、气候灾害和金融危机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异常事件”,但它们并非“意外事件”,应重新调整抵御能力事项的优先性,以便能应对上述问题。 

  此外,人们还需要关注健康、社会和地球的可持续性。挑战社会的常规观念(即对效率、消费和增长的追求)并不新鲜,但如今,卫生界站在道德制高点助推人们更进一步挑战所谓的常规观念。然而,这需要人们改变既往文化影响并更新衡量标准,还需要每一个执迷于效率、消费和增长指标的个人、机构、组织和社会进行反思,因为“昔日难再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