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知否 责任编辑:林动
《复联4》强势上映!漫威迷引颈期盼的十年终极决战,终于打响了!
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作为漫威宇宙的超级富豪,坐拥斯达克工业的托尼·史塔克,自是靠着自己庞大的财力物力以及超乎常人的智力,从《钢铁侠1》的第一战甲马克1开始,成为了超级英雄的一员。每一部钢铁侠加盟的电影,他都会换上一套(甚至不止一套)新的战甲。据悉,在无限战争里钢铁侠将携他的最新最强战甲马克50登场,除了这一款,影片中还会出现马克48和马克49,其中一款可能是最新的反浩克战甲,真是让漫威粉们攒足了期待!
钢铁侠已经陪伴了我们十年,那么,在我们当今的科技条件下,到底能复原多少呢?现实生活中真的能造出钢铁侠战甲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关于钢铁侠战甲。
说到钢铁侠的战甲,及不得不提到核心的能源系统。电影中钢铁侠从一代战甲的内置金属钯核心,到四代开始的方舟反应堆,也就是一个小型核反应堆,其灵感源自托卡马克。但以目前的技术,还远远达不到电影里微型、受控、大功率的能源装置。也许未来经过几代能源革命能够出现。
和能源动力系统不同,战甲的助力系统不靠喷气助力,而是靠机械帮助肢体发力。放到现实中举例如克服人体肌肉、骨骼的极限,举起很沉的物体,要靠类似液压传动的装置。现在已经有类似的产品,以军品和残疾人助力的产品为主。
(韩国汽车厂商现代最近发布了一副全新的机械外骨骼)
钢铁侠通讯系统和智能信息中心,可以进行和服务器(管家贾维斯)进行通信,可以将传感设备捕获的信息发回信息中心进行处理、分析,并将结果返回给中心,甚至在操作者失去意识时可以交给智能服务端远程控制。这方面最接近现实的,是现代军队不同程度的配备类似的设备,比如单兵通讯或无人机。民用的比如Google Class也具备类似功能。
再说到战甲的飞行系统,想必漫威粉们都记得在《钢铁侠1》中,托尼逃脱之后回家研制的第一款盔甲,也就是马克2。虽然改良了动力系统,和飞行稳定系统,但勉强飞到8000米后结冰,然后失去动力。目前有众多单人飞行器的项目在研并逐步接近实用。按照思路可分为螺旋翼式、喷气式、火箭式等等。以钢铁侠的表现看,最接近火箭式,但火箭推进器靠固态或者液态燃料点燃推进,危险又累赘,实现可能不大。
(旋翼飞行器)
钢铁侠不仅能上天入海,还能不缺氧,能不冻僵,还能扛得住压强,其中的氧气供应、隔热材料、尿液净化饮用水系统都是麻烦事,可以参考潜水服和宇航服,但综合在一起十分复杂的维生系统,实现的难度非同小可。
作为战甲,在战斗过程中的减震措施,更大的来说是防护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防护系统最常见的是头盔、防弹衣,主要用来防护子弹、弹片等小型武器。电影中能够防护高空跌落、导弹袭击之类的剧烈冲击,完全违背物理定律了。应对大冲击的人体防护一定要靠空间缓冲减震(参考安全气囊、降落伞等),贴身盔甲更是彻底没戏。
最酷炫的莫过于战甲所携带的种类繁多的战斗武器,综合起来称作攻击系统。但是在实际中最靠谱的也仅仅之是类似激光和火焰喷射的武器。激光发生器越做越小,但功率绝对到不了电影里面的程度,何况激光的效果也不是电影里那样的火光四射,现代科技对此只能望洋兴叹。
综合上述所提及的部分主要部件,不考虑能源和成本问题的非完全还原,马克1应该是可以实现的。马克1是在《钢铁侠1》里,托尼在山洞里制造的笨重得宛如一个大铁块,同时装了火焰喷射器和推进器的第一代钢铁侠战甲。它的能源动力系统只能维持大概50分钟,并且功能不全面。主要武器就是左手的喷火器,和右手的一发导弹。这可能和我们印象中红黄配色,功能炫酷的钢铁侠战甲相差甚远。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飞速进步的科技能超越目前人类想象的边界。试想100年前的人们能理解现在一个小小的便携式电话终端可以看电影吗?让我们对未来的科技拭目以待吧!
近日,成者再次推出新款扫描仪--Aura Plus旗舰版。
北极光科技网于2018年正式上线。秉承“专注、沟通、领先”的媒体理念。
可是,就在小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发现以前保存的资料零七八碎,散乱不堪;如何把他们放到同一网盘里规规矩矩地归纳备份起来,就成为了新年选择的重中之重。
今天,搜狗公司正式发布S1、E1两款AI录音笔新品,还与故宫宫廷文化合作推出了S1和C1 Pro两款产品的故宫宫廷联名款。
和奔驰、奥迪等豪华品牌相比,宝马近些年来在电动车上的速度要慢了不少。
标致作为法系车的代表车企,虽然较早的进入中国市场,但在国内的品牌运营方面同大众、丰田等头部车企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如今销量也是每况愈下,在国内车市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