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李琦
近些年,科学家研究发现光的振荡可打破传统二维平面的束缚,通过干涉产生纵向光振荡,即形成第三维光矢量。
科技日报讯(董真刘思江记者王春)近日,上海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在未来光学国际实验室首次利用机器学习反求设计实现了三维矢量全息新的技术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科学进展》上。
据介绍,这项发明是光学全息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其提供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反求设计可精准且迅速地产生一个或多个任意三维矢量光场,有望应用在超宽带全息显示、超安全信息加密以及超容量光存储、超精确粒子操控等各个领域。
这项光学全息技术领域的突破性研究,由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上海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纳米光子学研究中心顾敏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完成。
光是一种电磁波,其在介质中传播的同时伴随着电磁和磁场的振荡,被称为光的矢量特性。研究人员介绍,基于光波的横波特性,光的振荡通常被限制在与其传播方向垂直的二维平面上。
近些年,科学家研究发现光的振荡可打破传统二维平面的束缚,通过干涉产生纵向光振荡,即形成第三维光矢量。
在物理学上,通过求解三维麦克斯韦方程可以正向得到一个三维矢量光场分布,但其不可控。一直以来,精确产生任意三维矢量光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顾敏科研团队利用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反求设计成功解决了这一困难,率先实现了三维矢量全息,并可精确地控制三维全息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任意三维矢量状态。
顾敏介绍,这样的操控是全方位的,包括对每个三维矢量光携带的信息进行编码、传输和解码,因而消除了传统二维偏振光的束缚,“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新技术,首次实现了三维矢量光的操控,并将机器学习的算法延伸到光学全息中去”。
文章第一作者任浩然博士(目前在德国慕尼黑大学从事洪堡博士后研究)表示,机器学习在光学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研究证明训练后的人工神经网络可有效、快速地产生任意三维矢量光场,达到接近百分之百的准确性,极大地提高了光场调控的效率”。
这项发明还为光学全息开辟了一条新道路,首次在全息中证明光的三维矢量状态可以作为独立的信息载体,实现信息的编码和复用。顾敏表示:“这项发明不仅为下一代超宽带、超大容量、超快速并行处理的光学全息系统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人们加深理解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例如粒子操控)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近日,成者再次推出新款扫描仪--Aura Plus旗舰版。
北极光科技网于2018年正式上线。秉承“专注、沟通、领先”的媒体理念。
可是,就在小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发现以前保存的资料零七八碎,散乱不堪;如何把他们放到同一网盘里规规矩矩地归纳备份起来,就成为了新年选择的重中之重。
今天,搜狗公司正式发布S1、E1两款AI录音笔新品,还与故宫宫廷文化合作推出了S1和C1 Pro两款产品的故宫宫廷联名款。
和奔驰、奥迪等豪华品牌相比,宝马近些年来在电动车上的速度要慢了不少。
标致作为法系车的代表车企,虽然较早的进入中国市场,但在国内的品牌运营方面同大众、丰田等头部车企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如今销量也是每况愈下,在国内车市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