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水煮通信 责任编辑:李琦
自3G时代开始,基于流量的商业模式快速的塌陷——重要表现就是电信行业量收剪刀差迅速不可逆的扩大。
我试图提供一个有关5G基本商业模式的分析。
关于基本商业模式,有三层含义:站在电信运营商视角;是一种关于元商业模式的讨论;其他商业模式将是在元商业模式基础上进行派生、演变、组合。
我认为有三种基本的商业模式:基于流量的商业模式、基于切片的商业模式、基于平台的商业模式。这三种基本商业模式,并不是适合所有运营商,尤其是基于平台的商业模式,只适合定位于数字化战略的运营商。
本篇先讨论基于流量的商业模式。所谓基于流量的商业模式,其核心是寻求通过数据流量消费的增长获得增长的一种模式。
壹:流量消费增长曲线预期在5G时代再次陡峭
近期思科发布了一份分析报告,预测单个设备评价数据流量将从2017年为2GB增长到2022年的11 GB,5G的连接数将占到3.4%。
这一景象颇像从3G到2G时代的转变,2016年的时候中国用户户均流量还只有772M,到了2018年底户均流量已经高到6.25G。
其实思科的预测略显保守了,至少对中国市场而言,略显保守。
鉴于5G的带宽将以千兆(G)为单位,5G时代,单个设备的流量消费曲线将呈现直线跃升状态,个人观点认为,5G用户综合设备累计月均100G(DOU)的关口将在三年内到来。
贰:警惕基于流量的商业模式快速崩塌
自3G时代开始,基于流量的商业模式快速的塌陷——重要表现就是电信行业量收剪刀差迅速不可逆的扩大。
至少有三个因素加速了基于流量的商业模式的崩塌:
1)巨大的基于语音经营的惯性,使得电信运营商无法摆脱思维定势,也无法预见到基于流量的业务是一种完全与语音不同的新物种。尽管从3G末期中国三大运营商都提出了流量流量经营的概念,并提到了战略的高度,但是由于对流量新物种认知的不足,运营商毅然选择了基于使用量的定价模型。
2)同质化的战略导致的激励价格竞争,使得电信运营商在市场竞争中一开始就选择了价格战。由于在业务和服务方面缺乏创新,电信运营商不得不依靠价格战争夺新用户。尤其是在中国运营商的市场认知中,每一次移动通信技术代际升级,都被视为实现市场地位根本性改变的千年机遇,其结果就是进攻者激进的市场策略遇上防守者更激进的市场策略,价格战就成为惟一的选项。
3)持续的来自管理部门以及公众对流量降价的压力。自过去三十年以来,电信运营行业还未曾遭遇大规模亏损和增长停滞,这给了外界一种印象:电信运营行业的增长是永续的,就像房子,只会涨不会跌。电信运营行业成为共享改革红利的排头兵,“降费”成为主要的管制目标。
叁:5G早期流量商业模式将继续延续4G思维
5G早期将延续4G时代的流量商业模式:基于使用量的基本定价。
有两个事实即将发生:
1) 电信运营商寻求快速增加5G连接数,这需要更便宜的5G手机、更好的网络覆盖,以及大规模的终端补贴以降低门槛。这个故事在3G和4G时代已经重复过。
2) 电信运营商争夺视频内容资源:短视频、娱乐视频、体育视频、行业视频,将成为电信运营商竞相角逐的资源。
如果电信运营商能够保持冷静和耐心,不要那么着急“做多”5G市场,控制好节奏,或许可以避免网络竞赛和终端补贴大战。但是这需要运营商有差异化的战略定位和对市场地位的容忍,以及把发展的重点从新用户增长转移到存量用户价值挖掘上来。
但是这并不令人乐观,竞争的思维惯性如此之大,很多事情知易行难。
运营商已经习惯了管道定价思维,用户和管理部门也形成了定势认知,新的流量定价理论出现不了,全球运营商的困境就无法解除。
是的,运营商在流量商业模式的困境,其实是理论上的困境——目前已经没有什么人对流量定价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了。我们很少看到有相关学术研究的论文发表,也很少见到有相关的研讨会召开。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电信运营商与学术界的联系缺乏,面对管制的重大挑战和发展的关键瓶颈,无法从理论和理念上获取来自学术界的支撑,寻找到突破的可能。
肆:5G基于流量商业模式的变化
5G的流量如果从时间角度分,可以分为实时流量和非实时流量。比如在体育赛事直播中其流量具有实时性。在实时流量中,流量的价值应该参照内容时间的价值定价,而不应该按照使用量来定价。再进一步考虑到无线替代有线所带来的便利,流量的价值还应该比有线的方案高一点。
为什么这种流量模式只有到了5G才可以考虑呢?因为只有5G所具有的的大带宽高可靠性才能满足体育赛事这类实时流量传输的需求。此类行业还包括视频监控、交通监控、仓储监控等行业视频领域。
5G流量如果从可用性角度分,可以分为可靠流量和非可靠流量。比如在工业制造领域的控制,如果5G嵌入到生产工艺流程中,那么对流量的可靠性要求将占据第一位。
这需要电信运营商在网络、设备、系统上提供高可用性的流量服务。在此场景下流量的价值应该按照现有数据传输采集系统的建设和运维价值评估和定价。
有没有一种即海量又对可用性要求高的场景呢?——毫无疑问,自动驾驶场景将是不二之选。车辆的行驶、车与车之间,车与路之间,需要可靠性流量支持信号控制,也需要大数据量进行信息交换。在这种场景下,流量的价值应该按照所提供的安全可靠等级能力来评估。
当然,基于使用量的流量商业模式还会存在,但是我认为这种模式应该只适合于小流量非实时的业务场景。
以上的讨论,是考虑到5G作为一种通用技术,与各行业融合的画面下,应该如何进行流量的商业模式设计。
坚持按照使用量来计算流量价值,将是双输的开始,管道作为工具,其价值在于其工具所要结局的问题的能力。
如果电信运营商和用户之间不能就流量的价值达成一致,长期必将是双输的结局。
近日,成者再次推出新款扫描仪--Aura Plus旗舰版。
北极光科技网于2018年正式上线。秉承“专注、沟通、领先”的媒体理念。
可是,就在小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发现以前保存的资料零七八碎,散乱不堪;如何把他们放到同一网盘里规规矩矩地归纳备份起来,就成为了新年选择的重中之重。
今天,搜狗公司正式发布S1、E1两款AI录音笔新品,还与故宫宫廷文化合作推出了S1和C1 Pro两款产品的故宫宫廷联名款。
和奔驰、奥迪等豪华品牌相比,宝马近些年来在电动车上的速度要慢了不少。
标致作为法系车的代表车企,虽然较早的进入中国市场,但在国内的品牌运营方面同大众、丰田等头部车企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如今销量也是每况愈下,在国内车市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弱。